椎间孔镜治疗脱出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近期疗效观察

杨 鉴,梁 灿,张会忠

(高州市中医院骨伤二科,广东 高州 525200)

摘要目的:探讨椎间孔镜治疗脱出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近期疗效。方法:纳入我院自2015年采用椎间孔镜治疗脱出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64例,均采用椎间孔镜治疗,并于术前、术后2周及术后4周对患者进行疗效评估,采用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对患者进行疼痛评分,采用日本骨科学会(JOA) 评分对治疗效果进行评估。结果:所有纳入研究病例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为(40.5±10.6)min,出血量(30.2±8.6)ml,术前、术后2周及术后4周的VAS评分不断降低,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术后2周及术后4周JOA分数不断升高,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椎间孔镜治疗脱出型腰椎间盘突出症对缓解患者疼痛具有重要作用,且治疗效果显著。

关键词椎间孔镜;脱出型;腰椎间盘突出症;近期疗效

随着微创技术的不断进步,椎间盘手术治疗方法从开放性手术不断向微创转变,椎间孔镜治疗技术在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1]。近年来新一代的内窥镜技术(Hoogland)的应用,是Anthony Yeung技术的延伸和扩展,该技术可直接使工作套管直接进入到椎管硬膜囊前方间隙,对脱出型椎间盘突出直接摘除[2]。我科室采取该项技术为脱出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实施治疗,取得了较为满意的近期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纳入我院自2015年采用椎间孔镜治疗脱出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共计64例。患者年龄在38~60岁,平均年龄为50.3岁,病程为3个月至1年,腰及单侧下肢痛5例,单纯性腰痛10例,2个以上椎间盘突出12例。

1.2 纳入标准 入组患者均经过CT或MRI等影像学确诊为脱出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经过3个月以上的保守治疗无效,均具有椎间孔镜手术治疗指征。

1.3 排除标准 脊柱滑脱、脊柱感染、肿瘤、结核、腰椎管狭窄、单纯腰椎间盘退变、严重的系统性疾病、并发症较多等不具有手术指征的患者。

1.4 方法 患者取卧位,采取利多卡因局部麻醉,定位穿刺点,中线旁开插入椎间孔的上关节突,透视确定准确到达后,将针芯拔出,放置导向针,用亚甲蓝对变性髓核组织染色,椎间盘造影,扩大神经孔,磨削关节突,将工作套管沿纤维环表面置于椎管前,移去外套针。用髓核钳摘除被染色的变性髓核组织,椎间孔镜置入生理盐水,游离至椎管内的髓核,Ellman 触发式可屈曲的双极射频电极对髓核进行消融处理,了解硬膜囊、神经根情况,作为减压成功的标志,行髓核组织碎片清理,退出工作套管,安放明胶海绵。

1.5 观察指标 于术前、术后2周及术后4周对患者进行疗效评估,采用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对患者进行疼痛评分,采用日本骨科学会(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JOA) 评分对治疗效果进行评估。

1.6 评分标准 VAS评分标准:共10分,10分为最严重程度的疼痛,0分为无疼痛,患者根据疼痛程度自行标出所处分数。JOA评分标准:共29分,主观症状0~9分,临床体征0~6分,日常活动受限度(ADL)0~14分,膀胱功能0~6分,分数低表明功能障碍越明显。

1.7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分析,资料符合正态分布,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手术治疗一般情况 本研究纳入病例均顺利完成椎间孔镜手术治疗,手术时间(40.5±10.6) min,出血量为(30.2±8.6)ml,手术结束之后患者的各项疼痛症状得到明显改善。

2.2 术前、术后2周及术后4周VAS、JOA评分 术前、术后2周及术后4周的VAS评分不断降低,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JOA分数不断升高,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1术前术后2周及术后4周脱出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VAS、JOA评分

时 间VAS/分JOA/分术前7.0±1.817.6±5.1术后2周3.5±0.823.8±8.2术后4周2.2±0.626.4±6.7术后2周与术前比较t/P3.595/0.0233.425/0.024术后4周与术前比较t/P3.869/0.0203.756/0.021术后2周与术后4周比较t/P2.466/0.0432.369/0.046

3 讨 论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临床上常见的病症,主要是由于腰椎间盘各部位出现了退行性改变,在外力的作用下,椎间盘受到压迫导致髓核从损伤部位突出,造成了椎管粘连,周围神经受到压迫之后产生疼痛,患者多出现疼痛、下肢麻木等临床症状[3]。严重影响患者的活动和工作,甚者丧失自理能力,导致严重并发症发生。由于发病率高,因此本病受到广泛关注。近年来随着微创技术的不断进步,对于脱出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治疗,临床上开始不断普及椎间孔镜的治疗方法,可实现髓核组织的摘除。通过椎间孔镜可有效进入硬膜囊前方,脱出的髓核组织清晰可见[4]。在内镜下实施手术,采用持续生理盐水冲洗,可对椎间盘的带下代谢产物实施冲洗,髓核钳结合射频消融对纤维环上窦椎神经进行破坏,摘除肉芽组织和髓核组织,缓解腰痛症状[5]

椎间孔镜的治疗技术具有其临床优势,该项技术具有微创性,手术创伤小,且耗时短,可对多种腰椎间盘突出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包容性强,可在直视状态下清除多余的组织。由于微创,因此术后并发症少,感染和血栓形成的概率低,术后不会造成重大的瘢痕,降低神经和椎管的粘连[6-7];手术安全性高,出血少,且可以在局麻下进行,大大减低了对神经的损伤,且术中可以与患者互动,减低伤及神经血管的概率;手术操作简便,与开放手术相比,患者恢复快[8]。本研究结果显示,患者取得了良好的近期疗效,我们对患者术后4周内的疗效进行评估,结果显示,JOA、VAS评分均比手术前更优,随着时间的推移,患者疼痛得到有效的缓解,且功能也不断恢复。

综上所述,采用椎间孔镜治疗脱出型腰椎间盘突出症可在微创下取得良好的疗效,其技术可靠,安全性高,操作简便,手术时间短,患者更易于接受,适合临床推广应用。但本研究样本量偏少,还有必要扩大样本进一步对其远期疗效进行观察,为临床推广提供依据。

参考文献

[1]KIM H J, BAK K H, CHUN H J, et al. Posterior interspinous fusion device for one-level fusion in degenerative lumbar spine disease: comparison with pedicle screw fixation-preliminary report of at least one year follow up[J]. J Korean Neurosurg Soc, 2012, 52(4):359-364.

[2]陈启勇,刘一星.经皮椎间孔镜下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并椎间孔成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合并侧隐窝狭窄症的疗效观察[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5,31(23):1990-1992.

[3]朱卉敏,张锴,王衡,等.椎间孔镜联合经皮微创棘突间动态固定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短期疗效[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3,21(11):1153-1156.

[4]赵显,宋涛,孙新宏.椎间孔镜技术与椎板间开窗治疗双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观察[J].临床骨科杂志,2015,18(6):662-666.

[5]徐宝山.经皮椎间孔镜和椎间盘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和椎管狭窄症的选择与应用[J].天津医药,2015,34(11):1239-1243.

[6]方申雲,范海涛,张西锋,等.不同入路经皮椎间孔镜腰椎间盘切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临床疗效分析[J].中华损伤与修复杂志:电子版,2015,10(4):53-55.

[7]DJURASOVIC M, GLASSMAN S D, CARREON L Y, et al. Contemporary management of symptomatic lumbar spinal stenosis[J]. Orthop Clin North Am, 2010, 41(2): 183-191.

[8]白一冰,隰建成,赵文亮,等.Disc-FX系统经皮椎间盘切除、射频消融术治疗椎间盘源性腰痛的临床研究[J].中国疼痛医学杂志,2011,17(5):280-283.

中图分类号R681.5+3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851/j.issn.1673-1557.2019.01.020

优先数字出版地址http://kns.cnki.net/kcms/detail/51.1688.r.20190117.1316.012.html

通信作者:杨鉴,jinmaozi44@163.com

(收稿日期:2017-0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