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耀征
(驻马店市中心医院心血管内科,河南 驻马店 463000)
【摘要】目的:探究术前应用替罗非班对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患者血清肌红蛋白(serum myoglobin,Mb)、心肌钙蛋白(serum myocardial calcium protein,cTnI)、肌酸激酶同工酶(creatine kinase MB isoenzyme,CK-MB)、超敏C-反应蛋白(hyper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hs-CRP)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8月至2016年10月我院收治的需进行PCI术的冠心病患者84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各42例。两组均进行PCI手术与围术期常规治疗,对照组在PCI术中给予动脉注射替罗非班,观察组在术前注射替罗非班。比较两组炎症反应及心肌损伤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Mb、cTnI、CK-MB、hs-CRP水平均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术前应用替罗非班可有效改善冠心病PCI患者炎性反应,减少心肌损伤,提高手术治疗效果及预后。
【关键词】替罗非班;冠心病;PCI;炎性反应;心肌损伤
PCI手术是临床治疗冠心病和急性心肌梗死的首选方法,其主要通过心导管技术疏通狭窄或闭塞的冠状动脉管腔,进而改善患者心肌血流灌注,缓解心肌缺血,并起到预防血管再狭窄作用,从而有效改善患者心功能及预后[1-2]。但在PCI手术过程中患者易出现心肌损伤,严重影响术后恢复。相关研究指出,这可能与机体内的血小板聚集和局部发生炎症反应等诸多因素有关[3]。而替罗非班是一种非肽类血小板糖蛋白受体可逆性拮抗剂,具有较强的抗血小板凝聚作用。本研究探讨术前应用替罗非班对冠心病PCI患者炎性反应及心肌损伤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8月至2016年10月我院收治的需行PCI术的冠心病患者84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观察组42例,其中:男25例,女17例;年龄36~77岁,平均(62.24±12.25)岁。对照组42例,其中:男23例,女19例;年龄37~78岁,平均(61.54±12.67)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入选标准
1.2.1 纳入标准 本研究所有患者均符合美国心脏学会/美国心脏协会的急性心肌梗死诊断标准;持续胸痛时间在30 min以上;发病后12~24 h内仍有持续性胸痛心肌缺血的客观依据;两组患者及其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并获得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2 排除标准 非急性冠状病变者,2个月内进行过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和6个月内行PCI治疗术者,有严重心、肾、肺功能不全者,有颅内出血、活动性出血、动脉畸形及动脉瘤、脑血管疾病病史者,试药试验中对替罗非班过敏者。
1.3 方法 两组进行PCI术前均服用拜阿司匹林300 mg和氯吡格雷600 mg,并在术中给予8000 U普通肝素进行注射,术后均使用阿托伐他汀、拜阿司匹林及氯吡格雷等药物进行治疗。对照组在PCI术中给予动脉注射替罗非班[远大医药(中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41165]10 μg/kg,需保证在3 min内完成注射,继而保持0.15 μg/(kg·min)的速度进行静脉滴注。观察组在术前30 min进行替罗非班1010 μg/kg静脉推注,需保证在3 min内完成注射后,使用0.15 μg/(kg·min)的速度进行静脉滴注。
1.4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治疗前后Mb、cTnI、CK-MB、hs-CRP水平。分别抽取两组患者介入治疗前和介入治疗后静脉血2 mL,以1500 r/min进行5~10 min离心处理,取其上清,将其放置于-40 ℃冰箱中保存,待用。其中cTnI含量测定应用免疫发光法,参考正常值上限为0.09 ng/mL;CK-MB含量测量应用免疫抑制法,参考正常值上限为24 U/L;hs-CRP含量测定应用免疫抑制法,参考正常值上限为3 mg/L。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8.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的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两组治疗后Mb、cTnI、CK-MB、hs-CRP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观察组治疗后Mb、cTnI、CK-MB、hs-CRP水平均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1。
表1两组患者治疗前后Mb、cTnI、CK-MB、hs-CRP水平比较
PCI是目前国际上公认的治疗冠心病最有效的冠状动脉重建血运的方法,通过疏通患者梗死冠状动脉,使其恢复心肌再灌注,改善患者预后[4]。同时PCI也具有一定的风险性,如引发心肌损伤、血栓及脂质物质脱落等,使患者出现微循环栓塞或者痉挛等不良症状,影响心肌再灌注,不利于患者术后恢复[5]。
Mb、cTnI、CK-MB及hs-CRP是人体衡量心肌损伤及炎性程度的重要标志物。其中Mb是早期心肌损伤的主要标志物,如其水平在2 h内升高较明显,则表示心肌受到损伤;cTnI是一种敏感标志物,同时也是临床预测心肌损伤的重要指标;CK-MB是判定心肌发生梗死范围的主要标志物[6-7]。而hs-CRP是一种血清蛋白因子,是反映炎症反应急性期的标志因子,动脉粥样硬化是低水平的炎症反应,其水平增加则会诱导机体内白细胞介素及其他炎性因子增加,不利于患者术后恢复及预后[8]。而替罗非班是一种小分子非肽类血小板类蛋白,能有效抑制血小板与纤维蛋白原的结合,阻碍血小板聚集交联,从而起到抗血小板聚集的作用[9]。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后Mb、cTnI、CK-MB、hs-CRP水平比对照组低,表明术前应用替罗非班可有效改善冠心病PCI患者炎性反应,减少心肌损伤,提高手术治疗效果及预后。其原因为患者术前30 min进行快速静脉替罗非班推注,有效减少血小板依赖性循环血流减少的作用时间,并在术中治疗冠状动脉闭塞性血栓时,可以作为一种辅助溶栓药,因此在术前进行替罗非班静脉推注能够有效增加患者再灌注的出现,从而减少患者用药期间可能出现的急性血栓闭塞,从而改善心肌再灌注。另外也有研究表明,动脉推注相比静脉推注替罗非班可以减低患者血栓性并发症发生的风险,进而有效降低术中心肌损伤程度,降低术后炎性因子反应,减轻对血管内皮功能的损害,提高术后恢复效果,并有效改善患者预后。周发展等[10]研究结果指出,应用替罗非班可有效改善患者PCI相关心肌再灌注损伤,并能够有效改善患者预后,与本研究结果一致。
综上所述,术前应用替罗非班可有效改善冠心病PCI患者炎性反应,减少心肌损伤,提高手术治疗效果及预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俞淑芬,魏民,许涛,等.氟伐他汀联合康复干预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围术期的影响[J].中国临床医生杂志,2017,45(3):60-63.
[2]翟东东,韩雅蕾,王蕾,等.双倍剂量与标准剂量曲美他嗪对不稳定型心绞痛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围术期心肌保护作用的对比研究[J].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2017,25(2):77-81.
[3]崔小丽,范春雨,李军,等.糖尿病合并冠心病不同性别病人临床特点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疗效分析[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6,14(17):2049-2051.
[4]李明琰,崔永生,何文凯,等.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规范药物治疗对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J].中国医科大学学报,2016,45(1):66-69.
[5]陈慧斐.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对冠状动脉微循环的影响[J].临床心电学杂志,2016,8(4):256-258.
[6]刘海,任勇,丁星华,等.不同负荷剂量替罗非班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相关性心肌损伤与动脉血流情况的影响[J].中国医药,2017,12(2):191-195.
[7]陈自翔.替罗非班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后肌钙蛋白、脑钠肽及心功能的影响[J].海南医学院学报,2017,23(2):248-250, 254.
[8]王燕庆,朱国斌,周学敏,等.替罗非班在冠心病中的应用[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6,10(9):1333-1337.
[9]冯崴,张鹏,张俊.择期PCI术中应用替罗非班的疗效及其预后研究[J].中华全科医学,2015,13(9):1426-1428.
[10]周发展,宋兆峰,刘即芳,等.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前负荷瑞舒伐他汀和应用替罗非班对心肌再灌注损伤及预后的影响[J].中国医药,2015,10(10):1413-1417.
【中图分类号】R541.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851/j.issn.1673-1557.2018.04.012
优先数字出版地址:http://kns.cnki.net/kcms/detail/51.1688.R.20180601.1644.002.html E-mail:fjmgmvn00053@163.com
(收稿日期:2017-0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