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产儿脑发育过程中振幅整合脑电图的变化

张 剑,张艺森

(驻马店市中心医院新生儿科,河南 驻马店 463000)

【摘要】目的:分析研究早产儿脑发育过程中振幅整合脑电图(aEEG)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对我院2015年12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43例早产儿进行研究,所有患儿均采用数字化振幅整合脑功能监护仪进行连续监测,监测不同经后龄(PMA)aEEG波谱带变化情况,按照PMA周期进行分组,对aEEG波形变化进行分析,研究其变化随PMA变化规律。结果43例早产儿共进行174次脑电图波形描记。其中PMA≥34周描记的aEEG波形连续性以及睡眠-觉醒周期出现率均显著高于PMA<34周描记结果(P<0.05);且随着PMA周期延长,脑电波振幅的下边界逐渐增高,且宽度逐渐变窄。结论早产儿脑发育过程中aEEG变化具有一定的规律性,通过监测aEEG的变化有助于对早产儿脑发育成熟度的判断。

【关键词】早产儿;脑发育;振幅整合脑电图

振幅整合脑电图(aEEG)即脑功能监测,是一种简单化的单频道脑电监测,该方法的特点在于可以床旁连续检测,操作简便,容易识别,同时对脑功能的连续监测更加直观方便,且是一种无创性监测[1]。近年来,随着医疗水平的提高,早产儿的存活率大大增加,但是,早产儿离开母体后神经系统的发育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因此,监测早产儿脑电图情况有助于判断早产儿脑发育度情况。而aEEG用于神经系统损伤及预后效果预测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2]。本研究对我院2015年12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43例早产儿采用aEEG进行床旁连续脑电图监测,分析探讨早产儿脑发育过程中aEEG监测的变化特征及规律。现分析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为2015年12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43例早产儿,其中:男25例,女18例;胎龄为28~36周,平均(32.83±2.32)周;胎儿出生时体质量1210~2780 g,平均(1574.94±293.98)g。所有患儿均无神经系统疾病及神经系统相关症状,同时排除母孕期贫血、糖尿病及发热患儿,排除围生期有明确窒息现象的患儿,排除出生后严重贫血以及先天畸形的患儿,同时排除住院期间并发低血糖、颅内感染以及电解质紊乱等严重并发症患儿。所有患儿家属均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43例早产儿共描记174例次,根据经后龄(postmenstrual age,PMA)进行分组,其中PMA 28~30周共描记37次,PMA 31~33周共45次,PMA 34~36周共56次,PMA 37~38周共36次。

1.2 aEEG描记 对43例患儿均进行aEEG床旁连续监测,采用国产数字化振幅整合脑功能监护仪(型号:GFM3000)进行连续监测。电极位置设置于双顶骨,参考电极设置于头顶中央向前25 mm处的额中线上,将脑电信号以半对数的形式描记于对热敏感的纸上。控制纸速约为6 cm/h,设置电阻低于5 kΩ。描记图形的表现形式为振幅形式的波谱带,每次描记时间为4 h。所有入选早产儿在进行第1次描记的时间为出生后6 h之内,之后每周进行1次,直至患者出院或者PMA超过38周结束。

1.3 aEEG图形判断标准 由我院专业人员对所有患儿的aEEG检测资料进行电压测量,同时对振幅周期性以及连续性进行评估。(1)周期性:aEEG振幅以及连续性活动应至少持续20 min以上,宽带表示不连续的脑电背景活动,窄带表示连续的脑电背景活动,即无周期性、不成熟周期或者成熟周期;(2)连续性:包括连续电压和不连续电压,连续电压表示最低振幅为7~10 μV,部分可达到10~25 μV;最高振幅在10~25 μV,部分可达到50 μV。不连续性电压表示aEEG的最小振幅<5 μV,最大振幅>10 μV。(3)窄带下界振幅: 3~5 μV、5~10 μV、10~15 μV;(4)波谱带带宽:高带宽(>20 μV)、中等带宽(15~20 μV)以及低带宽(<15 μV)。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对结果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aEEG与PMA的关系分析 连续性以及睡眠-觉醒周期比较:aEEG连续电压和周期的出现频率随着PMA的增高而增多,其中PMA 28~30周组出现频率最低,连续性电压阳性率和睡眠-觉醒周期出现率分别为40.54%、8.11%;PMA 31~33周组出现频率分别为42.22%、7.48%,两组之间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PMA 34~36周组连续性电压阳性和睡眠-觉醒周期出现率分别为80.47%、55.40%,与前两组相比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PMA 37~38周组上述情况出现率均为100%,显著性高于前3组(P<0.05)。结果详见表1。

1不同PMA患儿aEEG连续电压和周期出现率比较

组 别例数连续性电压阳性睡眠-觉醒周期出现情况数/例率/%数/例率/%PMA28~30周组371540.5438.11PMA31~33周组451942.22511.11PMA34~36周组564682.143257.14PMA37~38周组3636100.0036100.00χ2值7.2120.87P值<0.05<0.05

2.2 不同PMA分组aEEG下边缘幅度值与波谱带带宽比较 本研究结果显示,随着PMA周期的增加,最低振幅逐渐增加,而波谱带带宽逐渐变窄。当最低振幅3~5 μV时, PMA 28~30周组、PMA 31~33周组以及PMA 34~36周组之间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PMA 34~36周组与PMA 37~38周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当最低振幅为5~10 μV时,4组之间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当最低振幅为10~15 μV时,PMA 34~36周组与PMA 31~33周组之间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其他周期相邻两组之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波谱带带宽>20 μV在PMA 28~30周组出现频率最高,之后随着PMA周期延长逐渐降低,其中以PMA<34周组出现频率显著高于PMA>34周的出现频率(P<0.05);波谱带带宽15~20 μV在PMA 31~33周组出现频率最高,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波谱带带宽<15 μV在PMA 37~38周组出现频率最高,之后随着PMA周期延长逐渐增加,其中以PMA<37周组出现频率显著低于PMA>37周的出现频率(P<0.05)。结果详见表2。

2不同PMA患儿aEEG下边缘幅度值与波谱带带宽比较

组 别例数下边缘幅度值波谱带带宽3~5μV>5~10μV>10~15μV<15μV15~20μV>20μV数/例率/%数/例率/%数/例率/%数/例率/%数/例率/%数/例率/%PMA28~30周组372772.971643.2400.0038.111129.732054.05PMA31~33周组452146.672555.5624.44613.331942.222351.11PMA34~36周组5635.361119.643766.074173.211221.4323.57PMA37~38周组3600.0000.0036100.0036100.0000.0000.00χ2值13.4512.3715.6214.4410.8413.74P值<0.05<0.05<0.05<0.05<0.05<0.05

3 讨 论

aEEG是由原始脑电图简化而来的一种形式,可以通过放大、滤波以及整合压缩振幅的形式将脑电波活动的信号进行处理,进而将其描记在热敏感纸上,便于人们更加直观地观察早产儿脑发育情况[3]。该方法具有操作简便等优点,但是目前临床对其图形的分析并没有统一的标准。有文献研究表明,通过分析aEEG振幅波谱带的上下边界值,将新生儿的背景活动进行区分,可以准确预测新生儿脑部缺血缺氧病变情况[4]。有学者参考以往的文献资料,通过aEEG脑电波的背景活动连续性、周期出现情况以及下边界振幅和波谱带带宽等方面对早产新生儿脑部发育成熟情况进行综合评分研究[5]。本研究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进行定性分析,以期为临床判断早产儿脑发育成熟度情况提供一定的数据参考。据相关研究指出,连续电压阳性一般出现在PMA 33周之后,而且睡眠-觉醒周期的研究也是该领域的热点,相关报道指出在PMA 28~33周时新生儿偶尔出现该特征,而在PMA 36周以上则会均出现睡眠-觉醒周期,因此这也是脑功能成熟完善的重要特征之一,在研究早产儿脑发育过程中有着积极的意义。而下边缘幅度值和波带带宽也是反映脑发育功能成熟的重要标识。本研究结果显示,aEEG连续电压和周期的出现频率随着PMA的增高而增多,且随着PMA周期的增加,最低振幅逐渐增加,而波谱带带宽逐渐变窄。

综上所述,早产儿脑发育过程中aEEG变化具有一定的规律性,通过监测振幅整合脑电图的变化有助于临床上对早产儿脑发育成熟度的判断。

参考文献:

[1]邓松清,付俊鲜,康琳敏,等.振幅整合脑电图在早产儿脑损伤早期诊断的研究[J].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2013,44(2):280-283.

[2]于洋.振幅整合脑电图在早产儿脑功能监护中的应用[J].国际儿科学杂志,2012,39(2):166-169.

[3]振幅整合脑电图多中心研究协作组.振幅整合脑电图监测不同胎龄早产儿宫外环境下脑发育的多中心观察性研究[J].中国循证儿科杂志,2015,10(2):108-113.

[4]刘茜,王永芹,张永峰,等.振幅整合脑电图对早产儿脑损伤的诊断价值及其影响因素[J].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15(5):435-439.

[5]刘登礼,庄德义,邵肖梅.早产儿振幅整合脑电图的影响因素[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12,27(14):1111-1113.

通信作者:张剑,micooker@126.com

【中图分类号】R72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851/j.issn.1673-1557.2018.01.020

优先数字出版地址:http://kns.cnki.net/kcms/detail/51.1688.R.20180116.1334.028.html

(收稿日期:2017-0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