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影响

刘素芳

(深圳市龙岗区第二人民医院,广东 深圳 518112)

【摘要】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治疗依从性、神经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以本院2014年10月至2015年10月收治的140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观察组、对照组各70例,对照组给予进行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早期康复护理干预,比较2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神经功能和生活质量情况。结果:护理干预后,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神经功能改善率、治疗依从性等都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可显著提升患者治疗依从性,有效改善神经功能、提高生活质量,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关键词】康复护理;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治疗依从性;神经恢复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是最为常见的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率占脑卒中发病的3/4以上。目前通过单一手段不能使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神经、肢体活动障碍得到完全缓解,所以康复干预治疗一直是调节患者预后恢复的有效手段之一[1-2]。为进一步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影响,笔者采取随机分组方法对本院收治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进行分组比较,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本院2014年10月至2015年10月收治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40例为研究对象。采取电脑随机分组法将患者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70例,其中:男 50 例,女 20 例;年龄50~72岁,中位数为(62.54±2.15)岁;就诊时间3~54 h,中位数为(21.54±2.44)h。对照组70例,其中:男 49例,女 21例;年龄51~73岁,中位数为(62.60±2.05)岁;就诊时间2~52 h,中位数为(21.64±2.39)h。2组患者性别、年龄、就诊时间等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可比性。

1.2 入组标准和排除标准 入组标准:依据《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3],结合临床体征、影像学指征确诊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排除标准:(1)合并严重肝、心、肾等器质性疾病患者[4];(2)合并精神障碍等不能配合本研究者。

1.3 护理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早期康复护理干预。

1.3.1 常规护理干预 主要为常规护理药物、体温等临床体征检测和医嘱有关的护理干预内容。

1.3.2 早期康复护理干预 (1)早期心理护理康复:入院后在治疗的同时积极和患者及家属进行沟通,充分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及变化、顾虑,针对患者的实际心理状态给予一对一疏导[5],疏导患者不良心理,鼓励患者尽早进行康复训练,提高患者配合度;(2)早期认知护理康复:对患者及家属进行早期健康教育指导,使其充分了解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致病原因、发病特点等基础知识[6],并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早期康复训练方法等逐一讲解,使其充分认识早期康复治疗的有效性及必要性;(3)早期功能康复训练:待患者的病情稳定后,按照循序渐进的方法进行功能康复训练[7]。肢体训练要求有正确体位(包括仰卧位、侧卧位),练习翻身,练习十指交叉相扣的上举、平举、侧举,练习直腿抬高和髋膝关节屈伸,双脚交替侧移等。评估患者恢复情况,可加强训练,包括下肢(髋、膝、踝关节)的床边被动训练和上肢(肩胛带,肩、肘、手指关节)的床边被动训练。注意在活动前患者需要轻拍或者揉按肌肉群,使其适应活动。对于各项加强训练效果明显的可进一步屈肌和伸肌训练,利用肌肉的突然牵伸和扩张,进行患侧上肢和下肢的伸肌、屈肌收缩训练。在逐步加强训练过程中逐渐抬高患者床头,根据恢复实际情况调整角度,加强训练强度,单手抬起、侧卧、抬肩等动作,慢慢训练至床边坐起来,同时维持前后左右的平衡。在肢体训练的同时还要给予面部、舌肌及唇肌按摩刺激(做各种吞咽动作、咀嚼动作、发声动作)。之后的肢体康复训练是下床活动(先是扶床站立,然后是扶物行走,最后独立行走),逐步训练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如吃饭、洗手、上厕所、梳头等)。

1.4 观察项目及评价标准 在护理干预30 d后和出院前进行生活质量评价、神经功能缺损评价、依从性评价。

1.4.1 依从性评价 根据20个条目预试量表进行观察,包括治疗依从、用药依从、饮食依从、康复依从[8]。按照权重0~5分进行评价,满分100分,分数越高说明患者依从性越高。完全依从:能严格按照医嘱执行;一般依从:偶有不规范;不依从:不能按照医嘱执行。

1.4.2 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价 参照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标准进行评价[9]。痊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下降91%~100%,干预后评估病残程度为0级;显著改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下降46%~90%,干预后评估病残程度为1~3级;改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下降18%~45%,干预后评估病残程度为4级;无变化: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下降≤17%,干预后评估病残程度为5级;恶化: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增多或者患者死亡。神经功能缺损改善率=(痊愈+显著改善)/总例数×100%。

1.4.3 生活质量评价 包括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物质功能及日常生活4方面。生活质量评价量表(SF-36)由本院根据美国波士顿健康研发评价表进行修改、制定,共计20个条目[10],按照权重0~5分进行评价,满分100分,分数越高说明生活质量越差。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系统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

2 结 果

2.1 2组依从性比较 结果详见表1。

表1 2组患者护理干预后依从性比较

组 别病例数/例完全依从/例一般依从/例不依从/例总依从率/%观察组703926592861)对照组702723207143

注:1)与对照组比较P<0.05

护理干预后,观察组依从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2.2 2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价比较 结果详见表2。

表2 2组护理干预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价比较

组 别病例数/例痊愈/例显著改善/例改善/例无变化/例恶化/例改善率/%观察组70431583182861)对照组702022141046000

注:1)与对照组比较P<0.05

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改善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2.3 2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结果详见表3。

表3 2组护理干预后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组 别病例数/例心理功能/分社会功能/分物质功能/分日常生活/分观察组701691±3501)1652±3641)1794±3271)2900±5761)对照组702196±3672048±4062302±4423306±568

注:1)与对照组比较P<0.05

护理干预后,观察组在生活质量评价的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物质功能及日常生活等方面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

3 讨 论

近年来,我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发病率呈逐年增长的趋势。该病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高的特点。其治愈后患者会存留不同程度的神经、肢体功能障碍,给患者的日常生活带来极大困难。临床对于康复护理干预的重视程度也逐年提高,越来越多的医生和患者意识到康复护理干预对后期患者病情的康复具有重要临床价值。目前临床争论的热点在于康复训练的开始时间,是尽早开展还是待患者出院后再进行[11]。有临床研究认为,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水平,进而有效提高患者运动功能。本研究发现:给予患者早期心理护理康复、早期认知护理康复、早期功能康复训练的早期康复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价指标、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改善率、依从性情况等明显优于对照组。

综上所述,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可以显著提升患者依从性,对于有效改善其神经功能、提高生活质量,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参考文献:

[1]亓小燕,戴俊明,尉敏琦,等.高血压患者社会支持、药物治疗依从性与血压控制的关系[J].中华高血压杂志,2014,22(1):36-41.

[2]刘晓伟,周建仪,曾奕云,等.护理干预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医药科学,2015,5(21):125-127, 164.

[3]翟慧晶.早期康复护理对老年心血管病患者的疗效观察[J].护士进修杂志,2012,27(21):1994-1996.

[4]蔡群,何秀云,傅武平.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出血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改善和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12,36(5):584-585.

[5]蔡真理,鄢琼,裴静波.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创伤性颅脑损伤患者神经、肢体运动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医药导报,2014,11(20):127-130.

[6]杨锦霞,章灵芝,苏燕,等.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创伤性颅脑损伤患者神经、运动及认知功能的影响[J].中国现代医生,2013,51(32):118-120.

[7]CUMMING T B, THRIFT A G, COLLIER J M, et al. Very early mobilization after stroke fast-tracks return to walking: further results from the phase Ⅱ AVERT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J]. Stroke, 2011, 42(1): 153-158.

[8]魏绍良.自拟祛瘀血汤辅助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疗效观察[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13,20(8):82-83.

[9]余珂.早期康复护理在缺血性脑卒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华西医学,2016,31(1):139-141.

[10]王秀娟.早期康复护理中的良肢摆放对于脑卒中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5,24(15):1688-1690.

[11]JAILLARD A, GRAND S, LE BAS J F, et al. Predicting cognitive dysfunctioning in nondemented patients early after stroke[J]. Cerebrovasc Dis, 2010, 29(5): 415-423.

Effect of early rehabilitation nursing on acute ischemic stroke

LIU Sufang

(Second People’s Hospital of Longgang District,Shenzhen, Guangdong 518112, China)

【Abstract】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early rehabilitation nursing on therapeutic compliance, neural function and the quality of life in patients with acute ischemic stroke.Methods:140 cases of acute ischemic stroke admit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October 2014 to October 2015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70 cases) and control group (70 cases). 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routine nursing intervention while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given early rehabilitation nursing except for routine treatment. The therapeutic compliance, neural function and the quality of life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Results:After nursing intervention, the quality of life score, the improvement rate of neural function and therapeutic compliance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allP<0.05).Conclusion:Early rehabilitation nursing on the basis of routine treatment in patients with acute ischemic stroke can evidently improve their therapeutic compliance, neural function and the quality of life.

【Keywords】rehabilitation nursing; acute ischemic stroke; therapeutic compliance; nerve recovery

【中图分类号】R473.74

【文献标识码】B

DOI:10.11851/j.issn.1673-1557.2017.02.025

优先数字出版地址:http://www.cnki.net/kcms/detail/51.1688.R.20170112.1349.008.html

(收稿日期:2016-05-13)

E-mail:lusifakk@163.com